目前分類:學習參考書單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台灣古典音樂協會講座~莫札特的祝福與安慰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文西真跡! 一萬變一億英鎊


進入標準尺寸的圖片

{達文西自畫像}

一幅原本認定是德國畫家所畫的女子側面畫像,經鑑定為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的真跡,英國每日郵報指出,這幅一九九八年以一萬英鎊賣出的肖像畫,現在身價可能翻漲至一億英鎊(台幣五十八億四千七百萬餘元)。


折合台幣58億4千7百萬元


藝術史家認為,這幅名為「年輕待嫁女畫像」,應是由畫中人委託大師所繪,以獻給未來的夫婿。每日郵報指出,達文西不僅集藝術家、發明家、工程師、數學家與植物學家於一身,現在世人也知道他還是一名媒人。


原本認為出自無名畫家之手


這幅義大利女貴族的肖像畫,原被認為是出自德國一位姓名不詳的畫家之手。不過,達文西博物館館長凡佐希說,該畫作的飽和度、特色與純度明顯是達文西的作風,「而最有力的跡象是左撇子風格─這是典型的達文西」。


他補充說:「眼睛部分非常透澈,因為達文西深信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幅畫很可能是畫中淑女委託繪製,以向未來的丈夫展現她的美。」根據畫作風格,該畫應該是西元一四八五至一四九○年間完成,當時達文西住在米蘭。


凡佐希認為,畫中人是米蘭貴族比安卡.瑪莉亞,她在嫁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前請達文西為她作畫。他說:「令人非常興奮的是,這也是世人所知達文西首張羊皮紙真跡」,不過他表示,這還需進一步確證。


如果凡佐希所言屬實,這將是自「抱銀貂的女子」一畫以來,達文西研究最重大的進展;該畫於十九世紀被判定為達文西真跡。凡佐希沒有指出「年輕待嫁女畫像」的收藏者是何人,也不知道他是否有拍賣或者展出的計畫。

〔編譯魏國金/綜合倫敦十六日外電報導〕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趣的遊戲
一張圖分出你是用左腦還是右腦!
回上一層(熱鍵:b)

如果你看見這個舞女是順時針轉,說明你用的是右腦;
如果是逆時針轉,說明你用的左腦。



耶魯大學耗時5年的研究成果,據說。
14%的美國人可以兩個方向都能看見
順時針轉的話 , 屬於是用右腦較多的類型
逆時針轉屬於使用左腦較多的類型
大部分人的眼裡裡是逆時針方向轉動,
但也有人看來是順時針方向轉動的 .
順時針的情況,女性比男性多 ~
逆時針轉動的,突然變成順時針的話,IQ是160以上 !!!


科學人雜誌--天才的特殊思維

頂葉負責掌管腦中的數學和邏輯,這也是愛因斯坦成為天才的秘密。
但不可否認的,愛因斯坦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
是使他的右腦不斷激發出潛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左腦因為是以語言處理訊息,
控制知識、判斷力、思考力因此被稱為「知性腦」;
右腦則控制著自律神經與字宙波動共振,由於是圖像腦 ,
因此造型能力優越,被稱為「藝術腦」。

有關右腦的神奇功能研究,
是始於1981年加州理工學院羅傑• 史貝利博士研究右腦獲得諾貝爾獎以後,
人們才開始對右腦有所認識,在此之前,
人們並不認為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有那麼大的差別。
史貝利在分割腦的實驗中發現,
左腦與右腦這兩個半球完全以不同的方式在進行思考,
他發現左腦用語言進行思考,右腦則是以圖像進行思考;
左腦偏向語言、邏輯性的思考,右腦則是影像和心像的思考。

根據七 田真 博士的研究,原來人在誕生之初,右腦的能力還很發達,
右腦具備了超越常識那種幾乎可稱為全然未知的天才似的能力,
這種能力自古以來就隱藏在人們腦海裡,是一種超越時間、空間,
與無限境界相連結的能力,但是因為人類世界是以教導、開啟左腦為主,
讓小孩子努力學習語言以及往後生存所必需的知識,
久而久之,左腦越來越發達,右腦卻因為少用而日形退化。
至於什麼樣的成人比較容易打開右腦?
七 田真博士認為,心思專注、純真沒有成見的人,
比較容易進入神奇的右腦世界。

你相信超能力嗎?
如果你有看過 (雨人 )這部電影,
一定對片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哥哥印象深刻,
他不但能正確快速數出散落一地的火柴數目 ,
而且飾演他弟弟的湯姆克魯斯還利用他天賦異稟的「透視」能力,
上賭場找人玩撲克牌,結果對手的牌在達斯汀霍夫曼的「全神貫注」下,
被透視得一覽無疑,湯姆克魯斯因此贏了一大筆錢。

或許你會認為那是電影誇張其事,
現實世界中,人不可能具備那樣的能力。
如果你這麼想,你就是犯了習慣左腦思考的錯誤,
其實,人類大腦的另一半 -右腦,擁有的能力是左腦思考者很難想像的。

當我盡量不看人像,而是把目光對准地面上腳的陰影的時候,
可以在腦子裡"想",要它順時針轉,她就順時針,要她逆時針,她就逆時針,
仿佛你的思維可以控制圖片的轉動一樣。
而如果精神高度集中,就可以讓人像左右擺動,根本繞不出一個完整的圈子。
我一直在努力嘗試,看能不能把人像給定住,讓她靜止不動。
這個游戲最好玩的地方在於,你只能自己玩,然後你和別人說你的感受,
他們一開始會絕對不相信。
但是,你又沒有辦法把你看到的景象用任何方式記錄下來,
給別人做個證明,因為那只存在於你的腦子裡。
但是,一旦別人也適應了,能看到這一點的時候,
他們會無條件地贊同你,仿佛你們分享了天地間的一大秘密。

唯心主義者應該非常喜歡這個例子,境由心造。
不過在我看來,它最適合一個人面對電腦屏幕玩。
一開始的時候,我只能看見逆時針方向。
等我偶然看見順時針方向以後,就一直是順時針旋轉。
而等我把人像遮住,只看腳的陰影,
並試圖用思維" 改變"它的旋轉方向並且取得成功以後,
竟然這麼看玩了半個小時。
一個人,一張圖,中間除了光線沒有任何介質,
但是你就是可以控制它的轉動,非常有趣的小遊戲。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書「表演藝術達人秘笈」,兩廳院針對國中以上階段設計的入門導讀,介紹有關音樂、舞蹈、戲劇等常識,從買票、服裝、可不可以拍照、什麼時候鼓掌、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的不同、水上芭蕾和古典芭蕾的不同等多樣問題,做出簡要的說明和介紹。
                 

                           感謝筆者:李尹君老師 強力推薦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MI唱片 古典音樂百大榜單
001 巴哈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卡薩爾斯/大提琴
002 巴哈 郭德堡變奏曲 藍道芙斯卡/大鍵琴
003 巴爾托克 第二號小提琴協奏曲 鄭京和/小提琴,拉圖指揮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
004 巴爾托克 弦樂四重奏全集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
005 貝多芬 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克倫培勒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006 貝多芬 第九號交響曲「合唱」 史瓦茲可芙、Hongen/演唱,福特萬格勒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07 貝多芬 三重協奏曲 歐伊斯特拉夫/小提琴,羅斯托波維契/大提琴,李希特/鋼琴,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008 貝多芬 小提琴協奏曲 歐伊斯特拉夫/小提琴,克路易坦指揮倫敦交響
009 貝多芬 鋼琴奏鳴曲全集 許納貝爾/鋼琴
010 貝多芬 歌劇「費黛里奧」 露德薇、威克斯/演唱,克倫培勒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11 貝多芬 莊嚴彌撒 索德絲特蓮、霍夫根/演唱,克倫培勒指揮新愛樂管弦樂團、愛樂合唱團
012 貝里尼 歌劇「諾瑪」 卡拉絲、費里培斯奇/演唱,塞拉芬指揮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13 白遼士 幻想交響曲 伯恩斯坦指揮法國國立管弦樂團
014 鮑羅定 第一、二號弦樂四重奏 鮑羅定弦樂四重奏團
015 布拉姆斯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柯瓦塞維奇/鋼琴,沙瓦利許指揮倫敦愛樂
016 布拉姆斯 小提琴協奏曲 奴娃/小提琴,Issay Dobrowen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017 布拉姆斯 第二號弦樂六重奏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與阿瑪迪斯合奏團
018 布拉姆斯 變奏曲集 魯迪/鋼琴
019 布拉姆斯 德意志安魂曲 舒瓦茲柯芙、費雪迪斯考/演唱,克倫培勒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20 布魯克納 交響曲全集 約夫姆指揮德勒斯登國立交響樂團
021 布魯克納 第九號交響曲 傑利比達克指揮慕尼黑愛樂
022 蕭邦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波里尼/鋼琴,Kletzki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023 蕭邦 鋼琴作品集 柯爾托/鋼琴
024 德布西 管弦樂作品全集 馬第農指揮法國國立管弦樂團
025 德布西 鋼琴作品全集 季雪金/鋼琴
026 戴流士 管弦樂作品集 畢勤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027 德弗札克 鋼琴協奏曲 李希特/鋼琴,小克萊巴指揮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028 德弗札克 大提琴協奏曲 羅斯托波維契/大提琴,朱里尼指揮倫敦愛樂
029 艾爾加 小提琴協奏曲 曼紐因/小提琴,艾爾加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030 佛瑞 安魂曲 安赫麗絲、費雪迪斯考/演唱,克路易坦指揮巴黎音樂學會管弦樂團
031 佛瑞 歌曲集 蘇才、艾梅琳/演唱,Baldwin/鋼琴
032 葛拉祖諾夫 小提琴協奏曲 海飛茲/小提琴,巴畢羅里指揮倫敦愛樂
033 蓋西文 藍色狂想曲、F大調鋼琴協奏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普列文/鋼琴兼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034 蓋西文 歌劇「波吉與貝絲」 懷特、海蒙/演唱,拉圖指揮倫敦愛樂與Glyndebourne合唱團
035 楊納傑克 第一、二號弦樂四重奏 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
036 克萊斯勒 小提琴作品集與改編小品 克萊斯勒/小提琴
037 拉羅 西班牙交響曲 杜梅/小提琴,普拉頌指揮Capitole de Toulouse管弦樂團
038 李斯特 匈牙利狂想曲、巡禮之年 季弗拉/鋼琴
039 馬勒 第五號交響曲 巴畢羅里指揮新愛樂管弦樂團
040 馬勒 第六、七、八號交響曲 康乃爾、Wiens/等演唱,鄧許泰特指揮倫敦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41 馬勒 大地之歌 路德微希、溫德利許/演唱,克倫培勒指揮愛樂與新愛樂交響樂團
042 馬勒 悼亡兒之歌 費麗兒/演唱,華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
043 孟德爾頌 小提琴協奏曲 曼紐因/小提琴,福特萬格勒指揮柏林愛樂
044 孟德爾頌 仲夏夜之夢 瓦茲森、瓦麗絲/演唱,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045 孟德爾頌 無言歌 季雪金/鋼琴
046 莫札特 法國號協奏曲全集 布萊恩/法國號,卡拉揚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047 莫札特 豎笛協奏曲 Jack Brymer/豎笛,畢勤指揮皇家愛樂
048 莫札特 豎笛五重奏 Peyer/豎笛,倫敦梅洛斯合奏團
049 莫札特 鋼琴奏鳴曲全集 巴倫波因/鋼琴
050 莫札特 歌劇「女人皆如此」 舒瓦茲柯芙、露德薇、克勞斯/演唱,貝姆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51 莫札特 歌劇「魔笛」 雅諾薇芝、蓋達/演唱,克倫培勒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52 奧芬巴哈 歌劇「霍夫曼的故事」 舒瓦茲柯芙、蓋達/演唱,克路易坦指揮巴黎音樂學會管弦樂團
053 奧夫 布蘭詩歌 阿蘭、阿姆斯壯/演唱,普列文指揮倫敦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54 帕格尼尼 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 帕爾曼/小提琴,佛斯特指揮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055 帕特 第三號交響曲 魏瑟.莫斯特指揮倫敦愛樂
056 普羅高菲夫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阿格麗希/鋼琴,杜特華指揮蒙特婁交響樂團
057 普羅高菲夫 恐佈的伊凡 阿奇波娃、莫柯倫可/演唱,穆提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Ambrosian合唱團
058 普契尼 歌劇「波西米亞人」 畢約林、安赫麗絲/演唱,畢勤指揮RCA勝利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59 普契尼 歌劇「燕子」 蓋爾基兒、阿藍尼亞/演唱,帕帕諾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與合唱團
060 普契尼 歌劇「托絲卡」 卡拉絲、史蒂法諾/演唱,薩巴塔指揮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61 拉赫曼尼諾夫 交響曲全集 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062 拉赫曼尼諾夫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 米開蘭傑里/鋼琴,葛拉西斯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063 拉威爾 鋼琴協奏曲、加斯巴之夜 富蘭梭瓦/鋼琴,克路易坦指揮巴黎音樂學會管弦樂團
064 聖桑 交響曲全集 馬第農指揮法國國立管弦樂團
065 薩替 鋼琴作品集 契可里尼/鋼琴
066 舒尼克 三重協奏曲 克雷曼/小提琴,羅斯托波維契/大提琴,貝許米特/中提琴、指揮莫斯科獨奏家合奏團
067 舒伯特 第三號交響曲、第五號交響曲、第六號交響曲 畢勤指揮皇家愛樂
068 舒伯特 弦樂五重奏 Schiff/大提琴,阿班貝爾格四重奏團
069 舒伯特 第14號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 匈牙利四重奏團
070 舒曼 第三號交響曲 沙瓦利許指揮德勒斯登管弦樂團
071 舒曼 第一號鋼琴奏鳴曲 安斯涅/鋼琴
072 舒曼 詩人之戀 波斯崔吉/男高音
073 西貝流士 第三號交響曲、第五號交響曲 楊頌斯指揮奧斯陸愛樂
074 西貝流士 芬蘭頌 巴畢羅里指揮哈雷管弦樂團
075 史塔密茲 豎笛協奏曲第二集 莎賓梅耶/豎笛,優娜布朗指揮聖馬丁學院管弦樂團
076 理查.史特勞斯 管弦樂作品第一集 肯培指揮德勒斯登國立管弦樂團
077 理查.史特勞斯 交響詩「唐吉訶德」 羅斯托波維契/大提琴,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078 理查.史特勞斯 歌劇「玫瑰騎士」 舒瓦茲柯芙、露德薇/演唱,卡拉揚指揮愛樂管弦樂團
079 理查.史特勞斯 最後四首歌、歌曲集 史瓦茲可夫/演唱,塞爾指揮柏林廣播交響樂團與倫敦交響樂團
080 齊瑪諾夫斯基 聖母悼歌、第三號交響曲 Szmytka、Quivar/演唱,拉圖指揮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
081 柴可夫斯基 第五號交響曲 傑利比達克指揮慕尼黑愛樂
082 柴可夫斯基 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選曲 普列文指揮倫敦交響樂團
083 佛漢.威廉士 南極交響曲 阿姆斯壯/演唱,海汀克指揮倫敦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84 威爾第 歌劇「法斯塔夫」 戈比、舒瓦茲柯芙/演唱,卡拉揚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85 威爾第 安魂曲 舒瓦茲柯芙、露德薇/演唱,朱里尼指揮愛樂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86 韋瓦第 四季 甘乃迪/小提琴、指揮,英國室內樂團
087 華格納 歌劇「羅安格林」 湯瑪斯、費雪迪斯考/演唱,肯培指揮維也納愛樂與國立歌劇院合唱團
088 華格納 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 舒瓦茲柯芙、霍普夫/演唱,卡拉揚指揮拜魯特節慶管弦樂團與合唱團
089 華格納 歌劇「女武神」第一幕 黎曼、梅喬爾/演唱,華爾特指揮維也納愛樂
090 沃爾夫 西班牙歌曲 范歐塔、巴爾/演唱,帕森斯/鋼琴
091 易沙意 無伴奏小提琴曲 F. P. 齊瑪曼/小提琴
092 選集 胡邁爾、莫札特、泰雷曼、韋瓦第:小號協奏曲 安德烈/小號,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093 選集 俄羅斯歌曲集 鮑利斯.克里斯多夫/男低音
094 選集 杜普蕾大全集 杜普蕾/大提琴,多人伴奏
095 選集 浪漫歌集 漢普森/男中音,帕森斯/鋼琴
096 選集 李帕第的傳奇 李帕第/鋼琴,多人伴奏
097 選集 瑪格麗特.隆 瑪格麗特.隆/鋼琴,多人伴奏
098 選集 Paris 帕胡德/長笛,Eric Le Sage/鋼琴
099 選集 李希特的畫像 李希特/鋼琴,多人伴奏
100 選集 偉大的德國男高音 溫德利許/男高音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重新認識巴哈的義大利協奏曲 J.S.Bach: Italian Concerto in F major, BWV 971


承襲了作品一(第一冊鋼琴練習曲集,包含六首給鍵盤的partita)的出版成功(據說印了兩版),巴哈這首收錄在其第二冊鍵盤練習曲(Clavier-Ubung)中的義大利協奏曲於創作的翌(1735)年出版。藉由這首樂曲,巴哈展現了他吸收當時法國和義大利樂界最受歡迎的華麗新潮樂風之成績。

巴哈在出版的樂譜首頁上是這麼寫的:(原文是德文,此為英文翻譯)




Second part of the Keyboard Practice,
consisting of a Concerto after the Italian Taste
and
an Overture after the French Manner,
for a harpsichord with two manuals.
Composed for music lovers, to refresh their spirits,
by Johann Sebastian Bach,
Capellmeister to His Highness the Prince of Saxe-Weissenfels
and
Directore Chori Musici Lipsiensis.
Published by Christoph Weigel, Junior.


巴哈把此曲題為「依義大利趣昧的協奏曲( Concerto nach Italienischem Gusto, Concerto after the Italian Taste )」,現在我們通常把他簡稱為「義大利協奏曲」,這也是最容易遭致誤解的一個簡稱,因為他跟一般的「協奏曲」差異頗大,話說當時德國的音樂還沒有獲得很高的評價,台面上叫得出名號的人物也僅僅只有韓德爾(G. F. Handel)一人而已,德語圈(或者整個阿爾卑斯山以北的歐洲)都以義大利的音樂為時尚,就如同今天的義大利之於服裝設計一樣,巴哈是用功努力的人(只是有點正經嚴肅),年輕的巴哈當然要努力的學習這種流行的樣式, 他在首頁用的「Concerto」一詞,對照於他所指的法國「序曲」(Overture)指的比較傾向是那個國家特色的代表式樣,而不是真的寫出一首義大利式的協奏曲出來,所以他這首「義大利協奏曲」,僅僅為單一鍵盤樂器而作,但是仿造的義大利式協奏曲的快-慢-快三個樂章形態。

這首義大利協奏曲原來是為雙層鍵盤的大鍵琴所作,為此巴哈費了不少心思,試圖以大鍵琴來表達協奏曲中合奏與主奏的效果,也就是總奏(Tutti)與獨奏(Solo)部分必須交替進行而相互形成對比。為了達到效果,巴哈在曲中罕見的標註了「力度記號」:forte(強)與piano(弱),來指示設計上總奏部份與獨奏部份的區分。我們知道大鍵琴單單撥弦是很難有音量上的變化的,但是對於雙層大鍵琴來說,透過機械的操控,可以有Single(撥單弦)與Double(撥雙弦)兩種力度的變化,因此,這些「力度記號」似乎意味Single與Double的切換。現今如果以單層鍵盤的樂器演奏,例如鋼琴,自然必須想辦法用別種方式達成巴哈他老人家的「遺志」。

第一樂章一開始就毫不猶豫的呈現簡短的主題,這個主題其實是個問句,這個問句配合其後的短暫修止,更顯得意境深遠,然後呢?是一個更大膽的做法:直接在上方五度反覆一次這樣的問句!如果您聽過巴哈的平均律(好脾氣?)鋼琴曲集,就會淺意識的聯想到賦格曲這樣的一種樣式,好個巴哈!才短短的幾小節就到處充滿驚奇!既然提出了個問號,以巴哈的個性,還有聽眾的人性,自然會期待著這個問句被「解決」,其實巴哈也學會了吊人家胃口的把戲,順著這股張力,展開後面一長串的旋律線,而且利用許多大跳的音程來增加樂曲的活潑個性,旋律上以右手的旋律線為主,左手的部份多是伴奏的角色,偶爾穿插上一兩句應答的旋律。(這個樂章沒有速度標示)

第二樂章是本首曲子最有名的樂章,標示著「行板」(Andante),在左手毫無表情的反覆著頑固音型之下,右手唱著宛如義大利歌劇詠嘆調(Aria)般淒美的旋律,我常常在想彈這首曲子要彈得好是不是必需要精神分裂?因為左手跟右手根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緒。儘管這是最接近義大利風味的一個樂章,右手那些華麗的裝飾音可都是巴哈自己寫上去的喔(在義大利作曲家會傾向讓演奏者自行發揮)!
第三樂章:在這麼優雅感傷的第二樂章之後,巴哈安排了一個急板(Presto)的動感樂章,就是要讓你整個人都舞動起來,你聽見琴音在舞動了嗎?旋律不停的在左右手、高低音之間跳躍,從頭到尾八分音符的綿密節奏從來沒有中斷過,直至結尾。

轉載:http://www.ap-classical.com/


樂譜下載:The Sheet Music Archive, S M A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簡單單的莫札特 莫札特C大調鋼琴奏鳴曲 K.330

如果問一個音樂家:「那一個作曲家的作品最困難?」相信有不少的音樂家會告訴你:莫札特最困難!為什麼最困難呢?因為莫札特音樂裡那種單純與順暢,對於一個歷經世事的成年人來說,並不容易做到,之前有個老師跟我說過:在法國演奏莫札特通常只有兩種人:小孩子跟大師!小孩子因為單純,加上莫札特樂曲的技巧小孩子比較有可能掌握,所以有時候呈現出來的莫札特會比較「像!」,而大師已經參透到技巧之外的更高境界了,有可能可以到反璞歸真的境界!月初有幸參觀薩爾茲堡的莫札特之家,在最後的展示間,有兩個頗令我震撼的展示:一是從桌面往上堆的莫札特全集樂譜,大概有兩三公尺高吧!難怪以前聽人感嘆:莫札特三十五年寫出來的曲子,我們用抄的可能都抄不完!而另外一個是莫札特一生馬車旅行的地圖,他幾乎走遍全歐洲了,那時候可沒有飛機、火車呀!乘著馬車越過阿爾卑斯山,是多麼艱苦的旅程!



如果說貝多芬是屬於男性的作曲家,強調的是英雄的崇高、命運的壯闊;那莫札特毋寧是屬於比較女性的作曲家,其音樂比較講究細緻、微妙的層面,而比較少很寬廣、宏偉的語彙,也因此女性鋼琴家、或者比較秀氣的男性鋼琴家來呈現莫札特的音樂似乎比較能抓的住他的神韻,例如日本的內田光子、或是我頗欣賞其莫札特的羅馬尼亞鋼琴家Clara Haskil (1895 – 1960) ,您很難想象像巴克豪斯、肯普夫這類以貝多芬曲目聞名的Powerful鋼琴家彈奏莫札特吧!

這首鋼琴奏鳴曲,跟其後的兩首奏鳴曲(K. 331, K. 332) 在之前一直被錯認為是在1778年於巴黎創作的,現今的研究指出應該是在1883年,也就是莫札特27歲時的創作,地點可能是在維也納或者薩爾茲堡。整首曲子除了在第二樂章的中段帶略為悲傷的情緒之外,全部洋溢著輕快華麗的氣氛。

第一樂章帶有強烈的炫技成份,就好像觀眾看馬戲團表演希望看到的那樣,充滿華麗的技巧展示,這一點我覺得桂芳選取了一個很不錯的速度,乍聽之下好像有一點趕,可是因為這個「趕」,鋪陳出這個樂曲持續下去的張力,這裡我懷疑是莫札特耍詐,他明明知道一開始的左手伴奏:簡單的兩個音,很容易越彈越快的!很容易左手超速追過右手的旋律,但也就是這樣,這個曲子不容易流於沈悶。這首炫技色彩這麼重的曲子怎麼可以在一個舒服的速度上開始呢?想像一下,莫札特寫的鋼琴奏鳴曲通常是寫給自己在音樂會上彈的,當然二十七歲的莫札特很難再符合「音樂神童」這樣的光環了,但是依然不變的是如何寫出一開始在舞台上就能抓緊眾人目光的曲子!也因為這是一個「表演」用的曲子,勢必要用許多觀眾馬上能夠像看獅子跳火圈般,閃耀著驚異目光的絢麗技巧來填充樂曲,而且樂曲不能難懂到演奏完觀眾不能馬上鼓掌叫好!桂芳在這個樂章中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他能夠從第一個音符到結束,緊緊的藉由樂曲的張力抓住聽眾的心,就是那種「從頭到尾,絕無冷場,的感覺!」你看見了他的微笑了嗎?桂芳在音樂中保持一慣的微笑,讓那些跳火圈、走鋼絲的華麗樂段好像很輕鬆容易的就在微笑中過關了!觀眾好像很喜歡看這樣的表演是嗎?小莫當初的設計應該也是這樣的,面對小莫設計的種種關卡,桂芳都能四兩撥千金的靈巧閃過,越後面難度越高喔!當樂曲後段,主題再次出現的時候,如果完全一樣,那小莫不就遜掉了嗎?小莫在開頭樂句的最後一個音(來聽我)來個高八度的大跳,就好像小莫在跟你說「剛剛很厲害吧!但是更厲害的還在後面喔!」(設計對白)於是乎整個樂曲的張力又可以持續發展下去!佩服佩服!

第二樂章 照例是來段優雅如歌的旋律,想像一下歌劇中愛的死去活來的主角唱的情歌,就是那種感覺!莫札特的旋律常常只有單音,這是我蠻喜愛錄莫札特的原因之一,因為只有單音,音樂家必須要有很棒的音色與音樂性,才能讓音樂聽起來不會單調,錄音的時候就可以錄到每一個音符都漂漂亮亮、晶瑩剔透!桂芳在這個樂章很令人感動的事情是,並沒有把音樂作的太過於傷感,彈莫札特要有小孩般純真的心,那種傷感不會是女朋友被別人搶走的那種傷心,充其量不過是小時候跟人家分糖果,結果少分一棵那種傷心!(這對我來說已經很傷心了!)就算是中段那個真的很傷心的樂段,也沒有太過度的表現,是一個很難得,可以讓人舒服的想睡覺的慢板樂章!

第三樂章 照慣例要把在二樂章中睡著的那些人吵醒,準備要喝采獻花休息…。小莫再次展現出他的活力,第二樂章的憂鬱一掃而空,取代而來的是信心滿滿的亮麗音符!「獅子老虎再次出場!」表演性格十足!小莫在一開始的樂段標明「小聲」,然後再次的反覆標示為「大聲」以製造對比與張力,中段的開始小莫展現他幽默(或是變態)的一面,以假裝正經的態度引出一段當時人們熟知的維也納民歌旋律「Unsre Katz hat Junge Kriegt…」(這個有誰知道這首歌嗎?)

該怎麼形容溎芳的莫札特呢?就是簡單、清爽、乾淨!



轉載:http://www.ap-classical.com/



參考文獻
http://www.eroica.com/kbaham-music.html
http://www.qedinteractive.com.au/html/jbc/mozint.htm


網路上的其他參考版本
http://www.claudiocolombo.net/mozart.htm
http://www.songpeddler.com/TomokoHagiwara/Mozart_SonataInCMajorK330(Allegro)_THagiwara.asp
http://www.pianosociety.com/index.php?id=207 現場版喔
http://www.emusic.com/album/10806/10806164.html
http://www.altnet.com/store/albumdetails.aspx?objid=46388&type=10

還有李雲迪的DG錄音專輯K330 第一樂章的片段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05197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