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兩廳院評議制 平珩:絕無黑箱作業


進兩廳院演出,其開放外租檔期比例是否過低,近來引起藝文團隊熱烈討論。歲末年終,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昨日辦茶敘與藝文團體交換意見。但現場交流火花甚少,聽話者多,音樂和表演團體各自表述,兩者相互抗衡過招,讓兩廳院從容以對,茶敘輕鬆。

昨日有63團隊包括雲門、無垢、光環、采風樂坊、北市交、當代樂賞、明華園、和朱宗慶打擊樂團等。平珩介紹兩廳院與表演團隊關係後,進行對談。因開場就花了20分鐘,平珩不好意思說:「老師當久了,常怕學生不了解,因此講得很仔細,請多包涵。」

當代樂賞負責人張鎮洲首先發言,指經常望著例假日檔期而嘆息,眼看只有兩廳院自製節目才有機會,他以「在胡瓜家賭博」質疑兩廳院節目評議制度是球員兼裁判,進一步認為兩廳院該只當場地管理者,不適合自辦節目與民爭場地。鳳鳴合唱團代表胡雨華無奈說:「我們很努力,但每年都在候補等待場地,每次都說評議分數不如人,可否請兩廳院告訴我們該改進之處。」

雲門舞集行政總監葉芠芠表示,到底是表演團體太多還是場地不夠用,建議著手做普查。無垢舞蹈劇場團長陳念舟指出,國家劇院是台灣文化門戶代表,「人說看小病去小醫院,看大病到大醫院,不該把兩廳院看成唯一場地。」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則說,「過去15年,有10年明華園都有機會在兩廳院演出,其餘5年是準備不夠自動放棄。」

面對大家的心聲,平珩保證兩廳院評議制度無黑箱作業,未來有問題,溝通之門絕對對外敞開。兩廳院行政法人後,首度和藝文團體的茶敘,昨天在詳和氣氛下畫上句點。但2百份邀請名單,出席團體卻不到一半,兩廳院在表演團體的份量可見一斑。


--------------------------------------------------------------------------------


平珩:兩廳院 外租過程無黑箱作業





兩廳院主辦節目是否偏多?場地開放外租辦法是否公允?被立法委員、表演團體相繼質疑後,兩廳院昨首次採面對面方式,邀表演藝術團體歲末茶敘。兩廳院藝術總監平珩指出,保留50%的主辦比例是基本原則,其中,70%以上為國內節目,達到與國內團體「夥伴關係、專業劇場、卓越服務」三贏局面。但仍有部分團體對此提出不同意見,認為政府資源介入如此深,藝術專業行政能力是否適任?資源分配是否合理?都應有更透明檢視。

這場座談由兩廳院主辦邀請,昨與會團體約63團,出席人士九十餘人,反應比預期熱烈。平珩首先表示,兩廳院自我期許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表演藝術中心,為提供高品質節目、高規格服務,同時提供低場租、低票價,採補助、主辦雙管齊下,以近年平均數值來看,主辦(含委製、邀請、合作國內外節目)約45%,補助(場地優惠補助的外租節目)占55%,其中,音樂廳外租約65%,戲劇院外租約35%,演奏廳80%,實驗劇場約40%。

但實際開放比例仍遭部分質疑。推廣音樂的當代樂賞張鎮洲說,他拿到的資料,音樂廳65%檔期都畫為主辦,民間團體除了學校考試期間這種不理想檔期之外,假日檔只能望而興嘆。他認為,根本問題在於政府資源應如何運用,以兩廳院主辦比例如此之高,公資源結合團體,宣傳所向無敵,但沒被納入主辦的,毫無競爭力。

他認為兩廳院仍應多扶植國內團體,對跨藝術與商業的節目、國外節目,應只占一定比例;尤其,不僅公布場地,也應公開經費使用情形。

雲門舞集行政總監葉芠芠則認為,全世界的劇院都接受政府補助,都有扶植藝術責任,如果放任全部開放外租,劇院不如關門。但既由政府設置,執行就要有政策方向。她認為,今天到底是場地不夠,或團體不夠,莫衷一是,眼看北中南新劇院紛紛啟動,國內首要做的應是全面普查,到底每個劇場使用情形如何?團體需求與供給如何?才能解決爭議。

無垢舞團團長陳念舟提出「小病到小院,大病到大院」說法,認為國家劇院為國家門面,當然必須維持高水準。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則說,明華園有五年自願放棄劇院檔期,他認為國內缺的是不同規模的大、中、小型劇場,而且,音樂或戲劇個別情形也不同,應該有更清楚分別。

平珩說,兩廳院盡可能讓外租單位愈快確定檔期,過程絕無黑箱作業,同時,評議高下見仁見智,看法各有不同。她鄭重地說,兩廳院累積十數年營運經驗,不可能不了解市場,也有足夠藝術專業行政管理能力,批評兩廳院專業能力並不公允。


--------------------------------------------------------------------------------


樂人心聲:應鼓勵本土團體





兩廳院與表演團體歲末茶敘,出席團體音樂、舞蹈、戲劇各類大致平均,但不少大團體不見蹤影,戲曲只有今晚於劇院首演的明華園出席。發言過程,中小型音樂團體最「激烈」,多數長期與兩廳院合作的知名團體則相對「緩和」。

兩廳院表示,發出邀請函約二百餘封,昨出席團體雖不到一半,但仍比原先回函確定出席團數多,人數也比預期踴躍。

音樂方面,中小型團體占較高比例,對兩廳院開放外租辦法及比例原則也提出較多看法。

鳳鳴合唱團代表胡雨華表示,兩廳院應鼓勵本土團體,不能以國外標準作為評議標準,「誰來評分」,誰來決定國內團體有無資格上音樂廳舞台?而且,團隊waiting很久,最後檔期很慢才通知,也拿不到理想檔期,對本土團隊支持太不夠。

當代樂賞張鎮洲表示,兩廳院拿多少資源做國外音樂節目?昨晚基頓克萊曼音樂會經費多少?音樂廳、演奏廳雖然有本土節目,但多屬「樂壇新秀」,有沒有好好地扶植國內知名音樂家、團體,經費分配實質內容比外租比例占多少的表面數據還重要,應該公布。

小巨人絲竹樂團也認為,評鑑標準應有彈性,受文建會扶植團隊肯定的團都屬優秀團體,應多鼓勵演出。

曾經主辦不少國人音樂家音樂會的傳大藝術總經理周敦仁說,比起台中中山堂迄今仍用抽簽決定檔期,兩廳院評鑑辦法已屬國內最好。但傳大停辦國人音樂會,這股力量沒有由政府銜接起來非常可惜,建議兩廳院應該為國內音樂家做更多才是。


【記者 / 林采韻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曼哈頓音樂美術 的頭像
    曼哈頓音樂美術

    曼哈頓音樂美術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