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南北藝文品質落差大
高雄市交響樂團縫中生存
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專題報導

少了「立」字,讓高雄市交響樂團既不像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有公家的保護,也不像民間的交響樂團彈性大,高雄市交響樂團在高雄生根,卻受限於大環境的不支持,顯得左右為難。每年不到三千萬的預算,卻擔負起一年四十場的演出,高雄市交響樂團的持續生存,似乎也印證了主其事者的能力與視野,決定了樂團的命運。

南部地區的藝文資源與藝文素質相較於北部,落差不可謂不小,南部地區的地方父母官,鮮少將藝術文化擺在第一位,高雄市亦然。在文化局統刪的政策之下,高雄市交響樂團預算不多,卻負擔許多古典音樂的推廣與教育。目前的團長陳樹熙曾經擔任過國台交副團長,嫻熟行政事務,但因為該團行政與藝術並未分立,也讓陳樹熙除了指揮以及聘請團員之外,也擔負起募款的責任。雖然經常被提出檢討行政藝術沒有分立,但由於目前格局如此,團長兩年一任,陳樹熙團長生涯邁入第七年,也將許多理念在高市交付諸實現。

現在高雄市交響樂團已經有了四個附屬樂團,分別是長笛合奏團、青少年管絃樂團、青年管樂團以及最新的附設打擊樂團,堪稱公家樂團之最,原因無他,樂團需要在地生根,沒有人可以幫忙;高市交有「財團法人高雄市交響樂團文化藝術教育基金會」,母金只有五百萬,卻可以讓贊助合法挹注,高市交積極尋求地方贊助,尤其是接下許多演出的案子,讓高市交有曝光的機會,也讓只有三十餘個團員的貧瘠編制可以維持。但是團員敘薪過低,也都是未來要提升到合理的目標。

高市交團員年輕,平均年齡只有三十多歲,但團員都喜歡演出,高市交駐地在高雄音樂館,排練也不成問題,為了讓高雄樂迷能認同這支屬於在地的交響樂團,陳樹熙更強調樂團的未來發展重點,希望能夠兼顧嚴肅音樂與本土通俗音樂的平衡。

陳樹熙多次爭取出任公共事務官的機會,雖然未獲選,卻可以了解他積極參與的決心,對於高雄市府的資源,陳樹熙沒有多談,因為高市交非高雄市政府正式的下屬機關,也不可能變成公務機關,高市交只能以預算方式提報;但是對於重大硬體設備衛武營的落成,至今不曾邀約南部駐地團高市交參與,讓陳樹熙十分失望,更坐實文建會沒有整體交響樂團發展政策的錯誤,北、中都有了國家級交響樂團,只缺南部,高市交可大可遠,也可弱可缺,就看文化政策如何底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曼哈頓音樂美術 的頭像
    曼哈頓音樂美術

    曼哈頓音樂美術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