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藝術介入空間 美學運動開跑
文建會於二○○八年開始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其中的「藝術介入空間」是第一個正式啟動的計畫。經由各縣市政府的初審把關,共提出六十九個計畫案呈到文建會進行複審。評審團經兩天逐案聽取簡報、審查計畫書後,隨即展開全國的現勘作業,最後遴選出十五個執行單位。這十五個執行單位將肩負社會藝術教育改造的重責大任。


「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強調的是藝術相關團體或民間單位自主、自發性的投入美學改造工程,文建會則加以補助。這樣的活動另一方面也鼓勵藝術家和民眾一同在在公共空間中從事藝術活動,貼近日常生活的美感經驗,發展出得以永續經營的藝術理想環境。


文建會主委黃碧端表示,「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啟動象徵台灣美學運動正式開跑,「台灣生活美學運動為期五年,每一年都要選出優秀的執行計畫,讓台灣土地上可以長出藝術的花朵,以藝術豐富生活的空間。」


去年入選的十五個執行計畫範圍涵蓋台灣各地區,例如台北市天棚藝術村協會的「大稻埕風華再現」、台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新竹市米粉商業同業公會主持的「新竹米粉產業環境營造計畫」、北勢文化發展協會「大莆林聚落.藝術輪軸線創作計畫」、高雄縣橋頭鄉橋仔頭文史協會「高雄學園藝術植根」、宜蘭縣鄂王社區發展協會「西鄉情藝」、東華大學「花蓮豐濱港口村海岸藝勇空間創造計畫」等。


整體觀之,與過去藝術介入空間策略最大的不同,不再是以「藝術佔領空間」的思維進駐空間,反而是藝術家觀察公共空間需要什麼?藝術創作能為它盡什麼力量?以軟性、低調的思考介入社會公共空間,這樣的轉變,讓藝術改造社會的行動所產生的效益相對提高,進而對環境形成更深厚的藝術人文情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曼哈頓音樂美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