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哲:台灣的教育 以試毀智(轉載自聯合新聞網)
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昨天指出,台灣的教育「以試毀智」,傷害年輕人的創意,我們應該尊重青少年,提倡師生平權,孩子敢質疑老師的錯誤,學校才能培養更多有創意的年輕科學家。
李遠哲昨天應邀出席第11屆「東元獎」頒獎典禮,演講「談培養年輕的科學家」。批評國內教育至今仍未擺脫科舉餘毒,中學生忙著補習,沒有成長空間。光學習前人累積下來的知識,仍不足走入未來世界,應該鼓勵學生問好問題,質疑老師上課講的東西,常被發現講錯的老師,有時反而可激發出偉大的科學家。
李遠哲指出,曾有一名化學家說,科學進步的開始,往往在於學生敢對老師說「你錯了」,而不是老師說的都對。他說,什麼都不懂的老師,往往能培養出什麼都懂的學生,他留學柏克萊加州大學,跟著名師曼汗做研究,但對方幾乎沒教過他東西,只是每天見到他就問:「what's new(有什麼發現)」,逼得他一切自己摸索,反而學更多。
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東元獎,本屆頒給六人,分別是電資通訊類─工研院電子所所長陳良基;機械材料能源類─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曾俊元、工研院能源與資源所所長曲新生;化工生醫類─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陳壽安;科技創意類─台灣科技大學建築工程系教授陳生金;人文類─詩人弦(王慶麟)。
儘管李遠哲認為,國內的升學主義扼殺很多科學家,但昨天獲獎的五名科學人當中,陳良基、曲新生都是成功大學一路培養出來的「土博士」。陳良基認為,國內很多大學教授已較懂得啟發學生創意,學生也較願意留下來深造,只要鼓勵學生多出席國際會議、發表國際論文,克服語言心理障礙,國內科學家還是有機會可揚名國際。
昨天的頒獎典禮中,主辦單位也邀請得獎人的太太上台共同接受頒獎,幾位得獎者領到30萬到60萬元不等的獎金後,馬上轉手交給太座保管,以感謝這群科學家「背後的推手」。
弦致謝詞時表示,「科學的科學就是哲學」,「哲學的哲學則是科學」,科學的極致會遇到哲學問題,文學則是哲學的戲劇化、形象化;科學是由米煮成飯,可餵飽肚子;文學則是米釀成酒,可安慰受傷的心靈。科學和文學原來是一體兩面,他希望東元獎繼續頒給文學家。
- Dec 12 Mon 2005 20:48
{李遠哲:台灣的教育 以試毀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